厦门民办职介面临"失业"危机 数量由80锐减到20家

来源:    日期:2010-11-1    浏览次数2843

随着招工难现象的愈演愈烈,厦门的民办职介机构正呈快速萎缩之势,在被人们渐渐遗忘的同时也走到了寻求生计的十字路口。近日导报记者采访中发现,厦门原本有80多家民办职介所,如今“硕果仅存”的只有20多家,即使仍在坚持的似乎也不知道突围之路在何方。

都喊生意难做

秋风萧瑟,在湖里一民办职业介绍所工作的小郭声音懒懒的:“老板不在,我们也快下班了,有事明天再来吧。”

导报记者看了看时间,下午5点刚过。同样显出疲态的,不仅这一家民办职业介绍所。多家厦门民办职介的负责人接受采访时,无一例外地感叹:生意难做。

“现在还能生存下来就不错了。”近日接受采访时,金万桥职介所负责人刘海波轻声一笑,笑声背后埋藏着叹息——— 厦门原本有80多家职介所,如今“硕果仅存”的只有20多家。

刘海波自称她的金万桥职介所 “相对还是较好的”,因为位置不错,附近就是厦门市劳动力市场,有些急于招工的企业,在市场里一时排不上摊位,就会找到她的职介所。

然而,位置不错的金万桥职介所员工却在不断缩减,从12人减到9人,再减到目前的3个人。

“剩下的20多家,可能不少也摇摇欲坠吧。”集美区集广职介所的林世全自称亏本做买卖。

集广职介所所在的集美区新源路,集中了多家民办职介所,如今有的已经人走门关,郑先生就是其中之一。昨天,他告诉导报记者,他已不再经营职介所,“生意太难做”。

招工难是主因

厦门民办职介缘何生意难做?郑先生将原因归结为:工人少,企业难招人;到职介所涉及费用问题,很多应聘者更愿意直接去找企业。

林世全开办了两家职介所,有十几号人马。他粗略估计了一下,一家职介所每个月的房租、工资、水电等开销加起来起码上万元,而按行情价,每为一个工人找到工作收费50元,这就意味着,一个职介所每月要成功介绍200个以上的职位,才能保本。

“其实,有的工厂一次招工数就能超过200人,问题是招不到人。”林世全说,现在的年轻人不肯吃苦,不爱进工厂,喜欢挑轻松的活做。

兴才职介所负责人曾蕉花有类似的感受。前段时间,她将一个“90后”介绍进翔安的工厂,据说企业环境还不错。但没几天,这个年轻人就打来电话,说能不能帮忙挪进岛内,因为马巷周边他都逛遍了,“一点不好玩”。

“我说可以啊,中山路好不好玩?你要准备背一袋子的钱来玩。”曾蕉花笑了笑说,“90后”不像中年人那样容易满足。

当然,并非所有的求职者都像这位年轻人那样。曾蕉花说,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现在全国性的招工难,用工市场供不应求让求职者有了更多的挑选余地。而相对广东、江浙一带,厦门整体工资水平较低,许多人自然更愿意去其他地方打工。

难寻突围之路

眼看行业低迷,厦门民办职介有的已经关门歇业,有的正在准备转行,即使还想坚持下去的,似乎也说不清突围之路在何方。

民办职介所想着法子找出路。刘海波说,有的同行已转为向企业派遣劳动力,将工厂的生产线承包下来。不过,不少职介所不具备劳务派遣资质,而且,劳务派遣意味着派遣方要承担较大的风险,比如工伤赔偿等。

“仍在做的同行可能有的在慢慢转行吧,看有没有其它生意好做。”林世全似乎看不到更明朗的前景。他说,虽然不少厦门工厂今年来已提高了工资,但仍招不到人。